甘孜日報 2023年10月24日
近期,兒科門診經常會碰到家長問:“醫生,我家孩子這兩天反復高燒,是不是支原體肺炎了?”“醫生,我家孩子發燒、咳嗽3天了,是不是支原體肺炎啦?”肺炎支原體肺炎來勢洶洶,不少孩子都“中招”了。這讓許多家長感到很焦慮。那么,肺炎支原體是什么?孩子感染了肺炎支原體,家長該如何應對呢?
什么是肺炎支原體?咳嗽、發熱就是感染了肺炎支原體嗎?
支原體是能獨立存活的最小微生物,屬于非典型病原體。肺炎支原體是其中的一個亞型,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菌?;純焊腥痉窝字гw后,主要威脅呼吸系統,癥狀與大多數呼吸道疾病相似,包括咳嗽、發熱、喘息、流涕等?;純焊腥玖朔窝字гw后,不一定會得肺炎,癥狀較輕者對癥治療可痊愈。一些癥狀嚴重的孩子可能會出現肺炎支原體肺炎,并出現肺內外并發癥,嚴重者會危及生命。
所謂的“不典型”,就是肺炎支原體既不是細菌,也不是病毒,而是一種無細胞壁結構的病原微生物,像是沒有穿“外套”的細菌。普通血常規無法檢測出肺炎支原體,常規的“青霉素”“頭孢”治療也對肺炎支原體無效。
那么,如何診斷孩子是否感染了肺炎支原體呢?
核酸檢測和血液檢測都能幫助檢測肺炎支原體,發病早期采用核酸檢測很容易檢出陽性,而血液檢測一般要發病一周后才能檢測出來。核酸檢測方法對于實現早發現、早治療非常重要。家長發現孩子咳嗽,有典型癥狀時,可以考慮做咽拭子檢測,判斷孩子是否感染了肺炎支原體。
單次肺炎支原體抗體滴度≥1∶160,可作為診斷肺炎支原體近期感染或急性感染的參考。急性期和恢復期肺炎支原體抗體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減低時,可確診為肺炎支原體感染。
肺炎支原體有傳染性嗎?孩子感染后會有哪些典型癥狀?
肺炎支原體有傳染性。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源,潛伏期為1~3周,潛伏期內至癥狀緩解數周,均有傳染性。
肺炎支原體主要通過飛沫傳播,患者在咳嗽、打噴嚏、流鼻涕時,分泌物中均可攜帶病原體。
肺炎支原體感染以發熱、咳嗽等為主要癥狀,可伴有頭痛、流涕、咽痛、耳痛等。發熱以中高熱為主,持續高熱者更要重視??人暂^為劇烈,可類似百日咳樣咳嗽,嬰幼兒以喘息為主要表現。肺炎支原體引起的咳嗽在熱退后,還可持續1~2周。肺部早期體征可不明顯(此時肺部聽診可能沒問題),但隨著病情進展,可出現呼吸音降低和干、濕性啰音。肺炎支原體肺炎病情發展迅速,建議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,如果孩子咳嗽劇烈、發熱持續不退,需及時行X線檢查或胸部CT檢查。
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,也可引起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,還可引起肺外并發癥,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。
因此,如果孩子出現發熱伴有劇烈咳嗽,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就診,盡快查明病因,規范治療,切忌自行盲目用藥。
孩子生病后,到醫院看病怕交叉感染,不去醫院又怕耽誤病情,該怎么辦?
當孩子出現呼吸困難或者呼吸急促;反復發熱或高熱不退,體溫超過39℃,持續超過5天,或因發熱而引起驚厥;精神萎靡或異常煩躁;面色改變、尿量減少;呼吸時鼻孔張開等癥狀時,要及時就醫。
肺炎支原體沒有細胞壁,大家所熟悉的青霉素和頭孢類抗生素都是以細胞壁作為靶點,因此這類藥物對肺炎支原體完全無效。
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,如羅紅霉素、阿奇霉素,目前為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首選治療藥物。
如果孩子精神狀態良好,發熱、咳嗽癥狀不是很重,可居家治療。家長要讓孩子多休息、多飲水,同時可以讓孩子口服一些止咳祛痰類藥物及清熱解毒類藥物。
重點提示
肺炎支原體感染這樣預防
目前還沒有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疫苗。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,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。
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,必要時戴好口罩做好防護。
咳嗽、打噴嚏時,使用紙巾捂住口鼻,或用手肘或上袖等遮擋,將用過的紙巾丟入帶蓋垃圾桶中。
注意手衛生,使用肥皂、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清潔洗手。如果沒有流動水,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雙手。
肺炎支原體流行高發季節,注意室內通風,每次通風不少于30分鐘,以保持空氣流通。
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,適量運動,增強身體抵抗力,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學校、幼兒園等重點場所要注意通風消毒,做好日常的清潔工作,加強健康監測,避免出現聚集性感染。
【多了解一點】
孩子被診斷為肺炎支原體感染后,醫生一般都會開具阿奇霉素干混懸劑。說服孩子吃藥,對家長來說簡直是“老大難”。如何沖泡藥物,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呢?
阿奇霉素是一種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,主要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而起到抑制細菌的作用。
由于阿奇霉素原料藥本身味道極苦,且難溶于水。藥劑師便用一種黏合劑——羥丙基纖維素,把香精、蔗糖等黏附到阿奇霉素周邊,形成顆粒狀,使其在水中呈混懸狀。這樣不僅能掩蓋阿奇霉素的苦味,還增加了水溶性,使其成為具有芳香氣味并帶甜味、適合寶寶服用的干混懸劑型。
溶解阿奇霉素干混懸劑的水溫是關鍵,跟用水量多少關系不大。當水的溫度超過45℃時,黏合劑的黏度會驟然下降。此時,香精、蔗糖都與阿奇霉素分離開來,水越熱越不容易溶解,而阿奇霉素的苦味也會冒出來。所以說同一種藥,不同水溫,會苦會甜。如果是嬰幼兒,建議少量多次喂服。
另外,由于阿奇霉素的終末消除半衰期約為68小時,即該藥在體內“滯留”時間較長,用藥3天之后,仍有約一半藥物留在體內。因此,臨床在使用該藥時,以3天或5天為一個療程。如果一個療程結束,患兒病情嚴重還需繼續使用,就要暫停4天之后再使用。
據《健康報》
最新消息